在购买二手车时,“低价捡漏”和“高价踩坑”往往只隔着一层窗户纸。很多人以为只要车子外观漂亮、价格便宜就可以入手,但其实里面潜藏的问题比你想象得更多。为了尽量规避风险,以下几个方面的详细检查非常关键。 不要先看车,先看手续。一定要求卖家提供机动车行驶证、登记证书、购置税完税证明和交强险保单。行驶证上要核对品牌型号、车架号,确认年检有效期。登记证书看“转移登记摘要”,过户次数多(超过5次)就要提高警惕,抵押登记若没解除,千万别买。还要通过“12123”查违章,行驶性质若是“营转非”,要确认剩余年限,避免买到快要报废的车辆。 车漆厚度是排查事故车的重要依据。用漆膜仪测,原厂漆通常在80-150μm,若超过300μm说明钣金喷漆,超过1000μm大概率是大修。焊点与缝隙也要看,原厂焊点整齐突出,如果焊成直线或有烧焊痕迹,说明骨架修复过。 打开发动机舱,看看是否漏油,机油是否乳化(像奶茶一样),冷却液壶里有油渍都是大问题。启动后如果听到金属敲击声或水泵异响,可能需要大修。变速箱要试换挡,挂挡有顿挫或冲击都要小心。 最后,要用VIN码查4S保养和保险出险记录,必要时找第三方机构做全面检测。签合同时,把“无重大事故、无泡水、无火烧”等条款写清楚。【来自懂车帝车友圈】